帮你快速找医生

术后尿失禁-复肿来帮忙

2024年06月03日 8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在日常门诊当中,会有一类病患,他们已经在老家做过了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却不远千里来到上海因为术后尿失禁而就诊。对这类患者而言,术后小便的不能控制很大程度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针对这个问题,复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有自己的经验。

何为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尿失禁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这是由于前列腺癌有时侵犯了部分尿道括约肌群,为了尽可能切干净肿瘤,有时会损伤一部分尿道括约肌;另一方面,术者经验不足,在术中未注意保护尿道括约肌,随意使用超声刀或双极电凝触碰尿道括约肌群,使得肌群热损伤;与此同时,手术时可能发生的神经损伤及术后长期留置尿管导致的肌肉松弛也会导致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是不是做了根治手术,就一定会发生尿失禁?
有许多患者会疑惑,是不是我做了这个手术就一定会发生尿失禁呢?其实并非如此,手术当中对尿道括约肌群的特别留意,对防止肌群损伤极其重要;其次,在术后刚拔除导尿管时,患者在腹压增高时(打喷嚏、大笑、咳啾、运动等),也会有少量尿液从尿道漏出,这是正常现象,大多数患者在术后半年至一年时间左右,经过适当干预,尿失禁症状会完全好转,但也有1%的患者会出现永久性尿失禁。因此,早期进行干预尤为重要。

尿失禁常见治疗方法-复肿经验
盆底肌功能训练(提肛训练)的重要性:男性盆底肌是由多层肌肉及其他组织构成的。这些肌肉及组织像吊床一样,从背后的尾骨延伸至前面的耻骨。男性的盆底肌肉支撑其膀胱及直肠,尿道及肛门穿过骨盆底肌层,其男性盆底肌可协助控制大小便,对性功能也有一定帮助。在复旦肿瘤泌尿外科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床位医生都会反复强调及宣教提肛训练的正确方法,以及开始的时间。

锻炼时机:建议患者在术后拔除尿管后即可开始提肛训练,坐位、卧位、站立时均可进行。锻炼方法:总原则为早期、持续、有效的锻练。拔除导尿管后,收缩肛门括约肌(就像排尿过程中突然中断排尿时肛门会阴部
缩紧的感觉),坚持五秒钟,再放松肛门,以上算一次。连做十次算一组,每天30-50组,随时,随地,任意位置,坚持3-6个月的训练,适时调整。在尿控改善的时段、位置,适当减少训练,在易漏尿的时段、位置,适当加强训练。
可能的不良反应:持续训练过程肛门口会有酸胀的感觉是正常的,如遇尿液呈淡血性、血性或剧烈疼痛时,可减少或暂停提肛训练,待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再继续训练。排尿可自行控制后仍需巩固锻炼 1个月。
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在帮助患者尽早恢复盆底神经肌肉功能有一定作用,生物反馈仪可将不易被察觉到的盆底肌肉运动状态转变为可视化的图像,让患者可以直观的看到目己盆底肌肉是否存在功能性障碍,复旦肿瘤拥有独立的盆底肌训练仪,可供患者进行检测及治疗。
盆底电刺激治疗:盆底电刺激治疗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恢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电刺激是指用特定参数的电流,刺激盆腔组织器官或支配它们旳神经纤维,通过一系列的作用,改变膀胱、尿道的功能状态,改善储尿或排尿功能。
手术治疗:对于持续存在的尿失禁,可咨询医生选择吊带植入、人工括约肌等手术治疗方法。男性尿道悬吊术:对于初始保守治疗失败的轻中度尿失禁患者,男性球部尿道悬吊术被推荐为治疗前列腺术后轻中度尿失禁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复旦肿瘤泌尿外科有专门的团队来针对术后尿失禁,评估悬吊手术。
药物治疗:对于少数长期尿失禁不能得到缓解且不适宜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药物治疗,例如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来抑制膀胱不自主收缩,从而改善膀胱储尿功能。

    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处理是一项综合性强、复杂、需要正规系统处理的症状。如果您接受过了前列腺癌根治术,又在术后发生了尿失禁的情况,欢迎前来复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咨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