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子宫腺肌病有哪些危害?

2020年06月12日 803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子宫腺肌病(简称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出现在子宫肌层组织中,在激素的影响下,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引起周围子宫肌层出血、肥大和增生,导致子宫弥漫性增大。一些女性增生的异位内膜组织和子宫平滑肌细胞结集成团,形成结节样病灶,称为子宫腺肌瘤,在临床上类似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女性常见病,不同报道中其发生率在5-70%,全子宫切除的病理研究发现总体上腺肌病的比例在20 -30%。腺肌病多在30岁后起病,70-80%是40岁以上的患者。


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和痛经,约80%的腺肌病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有症状的患者中50%经量过多,30%合并痛经,20%不规则出血。其他不常见的症状包括性交痛和慢性盆腔痛。月经过多可能与子宫增大后子宫内膜面积增加相关,而疼痛可能是被子宫肌层包裹的子宫内膜岛发生出血和肿胀所致。采用MRI标准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最新报道显示:除之前确定的症状之外,该病还可能在青少年和较年轻的育龄女性中导致痛经和慢性盆腔痛。


妇科检查通常显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弥漫性增大(常称为“球形”增大),但一般不超过12周妊娠子宫大小,子宫可能有压痛。也有一些患者的子宫可能是正常大小,而另一些会出现结节样病灶,即子宫腺肌瘤,在临床上类似于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是否与不孕相关,目前尚存争议。这涉及的混杂因素太多,包括:确诊需行子宫切除术、往往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且多数证据来自小型病例系列研究。但是,一项对狒狒的研究显示,即使排除伴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学子宫腺肌病仍与终生不孕强烈相关(几率增加至20倍)。通常认为,腺肌病相关的不孕是由于内膜容受性破坏,影响了胚胎的种植过程。结合带的破坏引起子宫肌层异常蠕动,从而影响胚胎种植。此外,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生化和功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与不孕有关,尽管也有证据不支持这些假说。


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子宫腺肌病患者(经超声或MRI诊断)早产风险增加。这种相关性可能与混杂因素或疾病误诊有关,但还需进一步确认。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子宫腺肌病会影响自然流产或其他产科结局的风险。


高达80%的腺肌病患者合并其他盆腔疾病,因此,很难把上述症状完全归咎于腺肌病。还有35%的腺肌病患者是在没有任何症状的女性中随机发现的,这些因素都让我们难以确定“单纯”子宫腺肌病的症状谱。但是对有月经过多和痛经症状的女性朋友,建议可到妇科门诊就诊,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