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关于“肛瘘”的疑问

2016年03月20日 102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般大众只知道痔疮,说起肛瘘是一头雾水,肛瘘或者肛漏是什么病啊,是肛门漏了吗,是大便不能控制吗?顾名思义,感觉应该是这样子的。


确实,顾名思义,肛瘘是一直有物漏淋不尽,但漏的是炎性肉芽组织分泌的脓水,是从皮肤上的溃破口漏出,仅有少数患者可能会粪水或者肠液从溃口漏出,也有一些患者是肛门内的溃口漏出脓水,故古代医学称之为肛漏,又称鼠窜疮


简单地说,肛瘘是一种皮肤软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只不过它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炎症,是直肠肛管和肛门周围软组织相互贯通的炎性窦道,管道是纤维化的结缔组织,管壁内会有炎性肉芽组织或管腔内充盈脓腐组织。


肛瘘这种炎症疾病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之分,肛周脓肿就是炎症的急性期炎症的慢性期就称为肛瘘






发病伊始,有可能是因为生活起居不慎,饮食燥热辛辣,排便失调(尤其是腹泻),或者是本身的激素水平影响,造成肛门内腺体(肛隐窝)感染,由于肛门周围软组织和肌肉间隙多,感染向周围扩散,炎症继续发展会化脓,四处留窜并形成较大脓腔,脓水或者撑破皮肤或者从直肠内部感染源溢出,或者无法自溃,红肿热痛难以忍受时求治于医生切开引流脓水,而后炎症逐渐局限。


肛周脓肿发生后,95%的患者会形成肛瘘,所以有些患者的抱怨——“就是医生给我肛周脓肿没有切排干净才形成肛瘘是因为不清楚这个疾病的病因与后期发展。肛周脓肿无法自行破溃出脓是需要医院就诊切开排脓引流手术的,否则炎症会向更深的组织发展,甚至感染性休克。肛周脓肿有些情况下是可以进行一期根治术,即不需要再次进行肛瘘手术。一般情况下,肛周脓肿炎症局限后形成肛瘘,需要进行肛瘘手术,否则会反复发作感染,即发作肛周脓肿,发作次数多,也有可能炎症范围会扩大。


肛周脓肿有高位和低位脓肿之分。直肠黏膜下、直肠后间隙和直肠两侧的骨盆直肠窝脓肿为高位脓肿,这些脓肿都位于直肠内外的骨盆内。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为低位肛周脓肿。


肛瘘有三部分组成,内口——肛管直肠内部感染的肛腺、瘘管——后期脓腔局限后形成的肛管直肠和肛周肌肉皮肤间相通的炎性管腔、外口——肛周皮肤上的溃口。不是所有肛瘘都具备这三个要素,有些肛瘘没有内口,称之为外盲瘘,没有外口的肛瘘则称之为内盲瘘。


肛瘘有低位和高位之分,同时也有复杂和单纯之分。复杂肛瘘是指有两个及以上管道或者内外口的瘘管,单纯肛瘘即只有一个内外口和管道。肛瘘的高位和低位之分,在于瘘管侵及的肛门直肠周围的肌肉位置,超越肛直环(肛门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组成)的为高位肛瘘。因为肛直环是维护肛门正常收缩功能最重要的组织,手术如果受损会造成肛门失禁,所以高位肛瘘尤其是高位复杂肛瘘是世界性难题,手术后复发率高,也会遗留肛门缺损、肛门排气排稀便失禁、肛门溢液等后遗症。肛直环以下的肛瘘即低位肛瘘。


肛周感染发病初期,白细胞升高不明显时候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或许会消除炎症,但很多时候会把炎症及脓肿控制在较大范围,使其变成一个硬块而不是局限的硬索条状,后期进行肛瘘手术时创面会大。一般建议内服消肿止痛透脓中药,外敷清热解毒消肿药膏,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及良好的临床疗效,会使炎症局限或者早日成脓,有利于后期手术及术后恢复。


肛瘘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关键是处理内口,清除管道,后续换药到位,不留死腔。内口的位置95%位于肛门与直肠的交界线齿线处,这其中70%位于后正中位的齿线处。还有约5%位于直肠壁,它是感染的源头,是肛瘘和脓肿的治疗核心,内口的定位有时很难,很多内口平时处于闭合状态,有的内口出现凹陷与硬结,可以触知。内口的定位方法有很多,临床医生会视具体病情,合理选用定位方法,比如探针、美兰注射、直肠肛管B超、核磁共振等,有时需要多方法配合。瘘管的主病灶在手术时是需要切除敞开的。支管只要引流通畅而不必全部敞开。术后换药也是肛瘘手术一个关键环节,术后肛管闭合,瘘管切口的两端很容易粘连生长,如果不采取措施,瘘管腔并未完全肉芽填充而两端的皮肤会先生长到一起而假性愈合。


还有就是肛瘘手术的挂线问题,一般来说挂线可以用于内外口之间,线上辅助使用腐蚀药物,将管道逐渐腐蚀清理干净,还有些挂线是使用在高位肛瘘手术中缓慢切割肛直环,避免肛直环一次切断造成肛门失禁,并且也起到引流和标志作用。


肛瘘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生率高,有了类似肛周肿痛症状,及时专科门诊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