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下肢淋巴水肿的原因?下肢淋巴水肿用什么药?

2015年12月21日 9199人阅读

     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障碍,大量淋巴液在皮下脂肪层积聚而成的组织肿胀。受淋巴液刺激,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肢体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硬化、上皮层过度角质化、粗糙、形貌如大象皮肤,亦称“象皮肿”。

  在长期接触淋巴水肿患者当中,很多淋巴水肿患者都会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淋巴水肿能否复发的问题。淋巴水肿属于世界性疑难杂症,尚无法治愈。既然无法治愈,那么这个病实际上就无法治好或者说是无法除根,也就说不上是复发了。

  淋巴水肿减轻后又加重,可以叫反弹。比如说: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服药后血压或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如果停药或用药不当,血压或血糖又会升高,这也不叫复发。淋巴水肿也是一样,病情控制后,只要停上正确的护理和治疗,又会肿起来。所以,定期的医院治疗和长期的家庭护理相结合,才能保持淋巴水肿得到长期控制。

  本文将着重介绍淋巴水肿的发病原因及鉴别诊断与治疗。

  一、发病原因

  1.有丝虫感染或丹毒反复发作史,或有腋窝、腹股沟部接受淋巴结清扫术和放射治疗史。

  2.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

  3.丝虫感染者周围血液检查可发现微丝蚴。淋巴管造影可确定淋巴管发育或受阻情况。

  二、鉴别诊断

  静脉性水肿:多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单侧肢体突发性肿胀急性起病,伴皮色青紫、腓肠肌及股三角区明显压痛、浅静脉显露为其临床特点,足背水肿不明显。淋巴水肿则起病较为缓慢,以足背踝部肿胀较为多见。

  血管神经性水肿:水肿发生于外界过敏因素的刺激,起病迅速,消退也快,间歇性发作为其特点。淋巴水肿则呈逐渐加重的趋势。

  全身性疾病: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肾病、肝硬化、粘液性性水肿等均可产生下肢水肿。一般为双侧对称性,并伴有各自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通常经详细的病史询问,仔细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化验检查即可鉴别。

  先天性动静脉瘘:先天性动静瘘可表现为肢体水肿,但一般患肢长度与周径均大于健侧,皮温增高、浅静脉曲张、局部区域可闻及血管杂音,周围静脉血氧含量接近动脉血氧含量。上述均为其独有特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