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爱复发的良性肿瘤——硬纤维瘤诊治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2020年08月21日 93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硬纤维瘤与纤维瘤是一回事吗?

       提及硬纤维瘤,大家都感到很陌生。尤其对于纤维瘤、硬纤维瘤、纤维肉瘤三者之间的关系,很多人容易混淆,甚至认为就是一种疾病,只是不同的名称而已。事实上,这三种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李舒

       虽然纤维瘤、硬纤维瘤、纤维肉瘤都是因为组织细胞过度增生导致的疾病,但是它们的恶性程度完全不同。其中,纤维肉瘤是三种疾病中恶性程度最高的,医学上所说的“肉瘤”,其实和癌一样,都是恶性肿瘤。而硬纤维瘤和纤维瘤则都是良性肿瘤,但硬纤维瘤比纤维瘤更偏恶性。因为纤维瘤只是一种单纯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基本就没什么要担忧的了;而硬纤维瘤患者,手术后还需要继续关注复发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有人认为硬纤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硬纤维瘤不会发生转移。因此,硬纤维瘤是良性肿瘤,或者可以理解成一种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即交界性肿瘤。

       那么,硬纤维瘤会恶变成纤维肉瘤吗?不可否认,的确存在这种可能。但硬纤维瘤发生恶变的几率非常低,不到1%。一般而言,反复手术刺激肿瘤或有过放疗等行为,可能会让硬纤维瘤发生恶变,导致纤维肉瘤的发生。

       总体而言,纤维肉瘤与纤维瘤、硬纤维瘤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好坏”分界线。只是纤维瘤远离这条分界线,而硬纤维瘤更接近这条分界线,如果反复刺激硬纤维瘤,就有可能让它跨入纤维肉瘤的阵营中。

2.硬纤维瘤会致命吗?

       硬纤维瘤,又称侵袭性纤维瘤病、韧带样纤维瘤病、纤维瘤病,它是一种罕见病,据统计,每年在百万人口中可发生2-4个新病例。那么,这2-4个新病例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事实上,目前硬纤维瘤的病因并没有完全弄清楚,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外伤:在临床中可以看到,某些硬纤维瘤患者在发病之前,发病部位有受过外伤的病史。

2.雌激素水平升高:硬纤维瘤好发于女性。有的女性在绝经以后,雌激素大幅减低时,身体上的硬纤维瘤可自然消退,提示硬纤维瘤的发生可能和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有文献报道,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发生硬纤维瘤的几率比普通人更高。因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致病基因——APC基因,与硬纤维瘤的致病基因有关联。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硬纤维瘤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但它的发病年龄跨度非常大,从刚刚出生的婴儿,到70-80岁的老年人都可能会发病。该病可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好发部位依次为肩胛带、腹壁、下肢、骨盆带、躯干、上肢、头颈、胸壁、乳房。

硬纤维瘤是一种缓慢生长的肿瘤,摸起来很硬,但很少会疼。而当患者不治疗或者治疗不当时,肿瘤会越长越大,进而侵犯其他正常组织,造成影响。至于硬纤维瘤会给患者带来哪些危害,则主要与肿瘤生长的部位相关。

需要再次明确的是,硬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本身并不会致命。但如果肿瘤长在盆腔或腹腔里,当肿物非常大时,可能会因压迫周围的脏器而威胁生命。比如可能会压迫相邻的输尿管,进而导致输尿管梗阻,严重时甚至可引起肾功能衰竭;或者压迫肠管可能引起肠梗阻等疾病。

目前观察发现,儿童患者中,肿瘤发生在臀部的比例较高,这类硬纤维瘤可引起髋关节活动受限。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而言,一侧下肢长时间受到压迫可影响其正常发育,进而造成双侧下肢不等长,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总而言之,肿瘤长大后压在哪儿,哪儿就会“倒霉”。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这个“捣乱分子”呢?MRI检查是首选。因为硬纤维瘤是一种软组织肿瘤,相比CT、B超等检查,MRI对软组织看得更清楚。但肿瘤的最终“解释权”还是在于病理诊断,尤其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一定要在手术前获取病理结果。

此外,由于硬纤维瘤比较罕见,诊断相对复杂,很多医生对于该病缺乏认识,患者身上长了一个包块,有的医生很难想到是硬纤维瘤。因此,如果患者发现身上长了比较硬,且推不动的肿块,建议到专科医院找专家就诊。

3.硬纤维瘤不做手术行不行?

对于已经确诊为硬纤维瘤的患者,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治疗。既然硬纤维瘤属于良性肿瘤,那么不开刀能不能治好?放疗行不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硬纤维瘤的治疗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手术是硬纤维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初次诊断为硬纤维瘤的患者,如果能够进行完整的、根治性的、广泛的切除手术,同时手术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损伤(如损伤肢体功能等),这种情况下首选手术治疗。

因为硬纤维瘤不会危及生命,因此和一般恶性肿瘤不同,不需要牺牲肢体功能来做根治性切除手术。当肿瘤不可切除或者切除后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时,可以考虑放疗。此外,当肿瘤切除后,如果周围仍然有病灶残余,这时也需要放疗。

但值得注意的是,放疗对患者年龄有一定的限制。一般认为,30岁以下的硬纤维瘤患者,放疗的效果并不理想,30岁以上的患者疗效相对比较好。之所以不建议年轻患者或儿童患者放疗,主要是考虑放疗对此类人群可能会造成迟发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三种:

1.肢体挛缩:放疗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变形,进而造成肢体功能障碍。

2.生长发育障碍: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硬纤维瘤患儿,选择放疗可能导致发育异常。例如,硬纤维瘤长在孩子腿上,做完手术后接受放疗,之后这条腿很可能就不再生长,时间长了,两条腿就会不等长;

3.诱发恶变:硬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如果放疗后刺激了肿瘤细胞,患者可能在10年以后长出恶性肿瘤,如纤维肉瘤。

因此,对于年轻的硬纤维瘤患者,选择放疗时要十分谨慎。那么,既不能手术也不能放疗的患者,该怎么办呢?此时可考虑药物治疗。目前最常见的药物治疗有三种:化疗、抗雌激素治疗以及靶向治疗。文献报道,化疗的有效率最高,其次是靶向治疗,抗雌激素治疗效果最差。

如果患者对药物不敏感,或者用药后出现耐药,还有一部分患者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此时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但硬纤维瘤的保守治疗,并不是做做针灸、理疗、按摩等。相反,这些措施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肿瘤,甚至造成肿瘤恶变。因此,建议硬纤维瘤患者千万别尝试。

那么,硬纤维瘤的保守治疗是什么?其实就是“等待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因为硬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不会致命,如果肿瘤生长缓慢或处于停滞期,则不需太过担忧。但如果肿瘤仍快速生长,患者就需要了解治疗的利弊,与医生商量治疗方案。一般而言,位于腹腔和盆腔中的硬纤维瘤,生长方式更类似于恶性肿瘤,需要及时治疗;位于四肢躯干的硬纤维瘤,通过观察发现肿瘤生长速度不快,如果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可以继续观察肿瘤生长速度和大小。

4.手术治疗硬纤维瘤 能切干净吗? 

治疗硬纤维瘤,手术是首选的方式。那么,什么时候做手术最好?手术能够将肿瘤切除干净吗?手术后因为肿瘤压迫导致的功能损伤,还能恢复吗?……这些都是患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目前没有确切的最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与年龄无关,主要与肿瘤大小相关,肿瘤越小手术越好做。因为硬纤维瘤进行手术切除时,为了预防肿瘤复发,不仅要切除肿瘤,还要切除肿瘤周围的一些组织,即进行扩大切除。而硬纤维瘤的扩大切除范围,比一些低度恶性肿瘤的还要大,可达到3-125px。而扩大切除范围越大,伤口愈合越困难,甚至有时因为要切除的范围太大,可能影响正常的组织功能而不宜手术。因此,当确诊为硬纤维瘤时,需在肿瘤还没长大时尽早手术。

至于手术是否能将肿瘤完全切除干净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什么是“切缘阴性”。一般在手术后会将切下来的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看标本的边缘是否还有肿瘤残留,并进行分级:

R0切除:对于硬纤维瘤来说,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到肿瘤切除非常干净,没有残留;

R1切除: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残留的肿瘤,但肉眼看不到;

R2切除:不仅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残留的肿瘤,肉眼也可以看到残留物。

其中,R0切除,即“切缘阴性”;R1级和R2切除,就是所谓的“切缘阳性”。

手术达到“切缘阴性”是医生与患者都期待的结果。然而,为了达到“切缘阴性”,需要进行较大范围的扩大切除,可能需要牺牲肢体正常的功能和外观,反而得不偿失。

此外,当肿瘤侵犯神经,使得神经受损后,如果手术为了达到根治切除的目的,则必须扩大切除范围,这样神经就需要被切掉。当神经被切除时,肢体功能不仅不能恢复,甚至还有恶化的可能。此时,在手术前就需要仔细权衡,要知道,即便神经受压了,但起码还有神经,肢体还是存在一定功能的。所以手术时往往选择不完全切除,保留神经。但这样一来,肿瘤又存在很大的复发风险。

5.硬纤维瘤术后复发,该怎么办?

硬纤维瘤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手术后十分容易复发。一般认为,如果硬纤维瘤术后5年都没有复发,说明患者基本已经痊愈。然而,据文献报道,硬纤维瘤5年内复发率高达50%左右,而且在术后2年内最容易出现复发。

预防硬纤维瘤复发,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术后放疗。然而这种方式仅能够延缓肿瘤复发的“步伐”,并不能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即术后100人当中可能有50人会复发,进行放疗后,还是有50人复发,只是他们的复发时间推迟了。而药物是否能预防硬纤维瘤复发,目前没有数据证实。

至于怀孕会诱导硬纤维瘤复发的观点,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因此,对于未婚女性而言,如果婚后想要生孩子,一般是可以的;但对于二胎,则建议尽量不生,毕竟怀孕导致硬纤维瘤复发的风险,有可能存在。

而当硬纤维瘤已经出现复发,该怎么办呢?此时与初次治疗的思路一样,即能够手术的就手术,不能手术的考虑放疗或化疗(具体内容请参考《硬纤维瘤能够保守治疗吗?》)。

值得注意的是,初次手术后复发,进行第二次手术时,切除干净的可能性更小。因为第二次手术需要切除的范围更大,而这种再次扩大切除可能会导致各种并发症。此外,硬纤维瘤再次手术后的复发率远远高于初次手术的复发率,而且复发时间会越来越短。甚至有些患者反复复发、切除达到十几次。

那么,为了避免反复手术,其他的治疗方法如海扶刀、氩氦刀等可用吗?因为没有试验数据支持,这些方法对于治疗硬纤维瘤的效果是不确定的。因此,不建议患者轻易尝试。

TIPS:硬纤维瘤复发后,原本在髋部的肿瘤长到大腿上了,此时,很多人认为这是肿瘤出现了复发转移。事实上,硬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并不会出现转移。如果原本长在髋部的硬纤维瘤,手术切除后又出现在大腿,后来长到腘窝,最后到小腿,这种现象是肿瘤沿血管神经束蔓延,与转移并不是一回事。

6.硬纤维瘤如何做化疗?

治疗硬纤维瘤,化疗是三线治疗方案,即患者在不能手术切除,也不适合放疗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化疗。

常用的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每周静脉滴注一次;甲氨喋呤片每周口服5天,休息2天或连续口服,化疗持续一年。静脉滴注长春瑞滨的当天为开始口服甲氨喋呤的第一天。

化疗过程中如何复查?

目前,推荐的硬纤维瘤化疗治疗时间是6-18个月,北京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一般建议持续化疗1年。在这1年内,由于前半年肿瘤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化疗半年后肿瘤才开始缩小。因此,常规建议患者化疗半年后复查MRI,查看肿瘤情况。等到化疗满1年,再复查一次MRI,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除了查看肿瘤状态,化疗期间还需要严密观察肝损伤情况。一般而言,化疗刚开始的1-2个月内,每周需抽一次血,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到保肝药剂量与甲氨蝶呤剂量调整到平衡状态后,即能维持转氨酶在基本正常的水平时,此后可每2周复查一次肝功能。硬纤维瘤化疗的患者还需要监测白细胞,在化疗刚开始的1个月内,每周复查1次血常规;之后根据情况,可酌情减少查血频率。

化疗相关注意事项有哪些?

1.对于在北京肿瘤医院就诊的外地患者,如果选择进行化疗,并不需要长期在北京。硬纤维瘤患者在北京肿瘤医院做1-2次化疗后,如果确定没有急性的副反应,可以将化疗方案带走,回到当地医院治疗,但需要与主诊医生长期保持联系,方便监测化疗效果;

2.静脉滴注长春瑞滨时,并不是像普通的输液一样进行扎针,而是要“走特殊通道”,即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这种中心静脉置管有两种方式可选: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置管(CVC)和外周静脉置管(PICC)。其中,如果进行外周静脉置管,这种管道埋在体内的时间不超过半年;锁骨下静脉置管则不超过三个月,到期需到医院进行更换;

3.化疗期间,尽量不要吃一些可能含有雌激素的食物,包括蜂蜜等。一些不知道成分的保健品也建议尽量不要食用。除此之外,并不需要特殊忌口;

4.化疗期间以及化疗结束后,运动时需要避免受到外伤。因为如果外伤波及肿瘤,就可能会刺激到肿瘤,进而使得肿瘤复发,后果严重。除此之外,在不刺激肿瘤的前提下,如跑步、骑车等运动都可进行。

7.硬纤维瘤化疗,常见副作用如何处理?

说到化疗,就不得不提及它的副作用。对于化疗,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严重的脱发、呕吐等。然而,治疗硬纤维瘤的化疗方案是一种小剂量化疗,相对而言,其副作用也比较小。那么,对于硬纤维瘤患者而言,使用化疗会有哪些副作用呢?该如何处理这些副反应呢?

化疗常见副作用如何处理

1.肝功能损伤:硬纤维瘤患者进行化疗时,最常见的副反应就是肝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抽血化验时,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这种转氨酶升高一般出现在化疗初期,医生会根据转氨酶升高的情况调整化疗剂量及保肝药剂量。当转氨酶升高至约80U/L(正常值为0-40U/L)时,医生会建议患者暂停化疗或者增加保肝药的剂量,直至转氨酶降至正常水平。对于转氨酶升高的具体处理方法,建议咨询主诊医生;

2.口腔溃疡:硬纤维瘤患者进行化疗时,口腔溃疡也是十分常见的。出现口腔溃疡后,如果症状并不严重,可以不必处理;如果症状偏重,建议可使用溃疡贴、溃疡散等。另外,将3mg亚叶酸钙注入250ml生理盐水中直接漱口,也对治疗口腔溃疡有效;

3.恶心、呕吐:一般而言,硬纤维瘤化疗时,只在初期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且这种症状较为少见,程度较轻;

4.骨髓抑制:硬纤维瘤化疗时,骨髓抑制的现象较为少见。而且这种小剂量化疗对于骨髓抑制的程度比较低,患者不必过度担忧儿童患者化疗后会导致白血病。骨髓抑制最常见的表现是抽血化验时,白细胞降低。而在硬纤维瘤化疗过程中,白细胞降低程度有限,除非是白细胞降低非常严重,否则一般不需要打升白针(升白针主要是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加速生成白细胞)。

化疗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吗?

除了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外,不少患儿家长担忧,化疗是否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为硬纤维瘤的化疗是一种小剂量化疗,副反应是可逆的,不会对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化疗方案中使用的甲氨蝶呤,常用于白血病患儿,治疗白血病时使用的剂量远远大于硬纤维瘤的治疗剂量,而这些白血病患儿治愈后也没有出现生长发育异常。

另外,由于化疗要使用激素,很多家长也会担心激素的副作用,这也是没有必要的。硬纤维瘤化疗使用激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预防药物过敏;二是为了止吐。如果患者在化疗初期使用1-2次激素后,没有任何副反应,以后的化疗中基本就可以停用激素。换言之,硬纤维瘤化疗并非长期使用激素,因此,不必过度担心副反应。

除此之外,有些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反映,肿瘤生长处有肿胀、疼痛感,是否化疗出问题了?其实,出现疼痛、肿胀感,恰恰说明肿瘤对于化疗有反应,即化疗起效了。因为化疗过程中,肿瘤出现肿胀之后,继而就会开始坏死,进而缩小。因此,这些感觉在化疗过程中是十分正常的,而如果患者仍然担心,建议咨询主诊医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李舒 博士 主治医师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