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间质性肺炎有好办法吗

2016年01月21日 1101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4个月前胸痛、咳嗽、黄痰、检查CT、肺通气,诊断间质性肺炎、肺气肿、主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抗生素,雾化吸入,现胸不痛了,CT检查没渐强,请专家指导应如何继续治疗。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张伟: 你好,间质性肺炎的治疗目前并没有明确有效的指南,根据我的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效果还是不错的。合理使用激素,包括初始剂量的制定、减量方案。如果存在感染是需要权衡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方案。同时注意配合中药针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西药针剂提高机体免疫力。建议去当地正规医院住院治疗。

附:间质性肺炎治疗心得

       间质性肺炎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结节病、尘肺、过敏性肺炎、药物和放射线导致的纤维化,以及与胶原血管病有关的致纤维化肺泡炎等病因各异,范围广泛的疾病谱。纤维化是以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聚集、细胞外基质沉积并伴有炎症和损伤所致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其病理特点包括肺组织间质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增生沉积及肺实质的重构,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不相同,严重性各异,但共同特点是缺少特异性治疗。过去对间质性肺炎的治疗仅限于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疗效尚不理想。随着间质性肺炎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为间质性肺炎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加强对间质性肺炎的早期识别和临床诊断,治疗的研究非常必要。

       (一)西医治疗

       1、TGF—β拮抗剂

       吡非尼酮作用可通过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炎性细胞的聚集而起到明显的抗炎作用可能机制为抗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应用于晚期严重IPF具有稳定病情作用,且具有很好的依从性。用抗TNF—a单克隆抗体几乎可完全阻断肺中羟脯氨酸的增加,光镜下亦未见明显肺损伤,用人重组的TNF—a受体不但阻止了博莱霉素/硅诱导的大鼠肺中羟脯氨酸的增加,对已形成的IPF亦有逆转作用,用抗TGF-β抗体治疗博莱霉素诱发的IPF模型,肺中聚集的胶原明显降低;抗转化生长因子-β抗体可有效阻止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灌洗液中提取的可溶性FasL所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故使用抗TGF—β中和抗体或给予TGF—D,抑制剂如核心蛋白多糖,可能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有效手段。抗TGF—β抗体可有效阻止从IPF患者BALF中提取的可溶性FasL所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故使用抗TGF—β中和抗体或给予TGF—β,抑制剂如核心蛋白多糖,可能是IPF治疗的有效手段。

       2、对MMP-2,TIMP的治疗

       向菲等人的实验通过动态观察证明博来霉素(PTX)诱导的肺纤维化7d和28d,PTX均表现出降低MMP一2及TIMP-1的作用,实验中RT-PCR的结果证实PTX可以从转录水平降低MMP一2的表达,可能是这一时期PTX表现出对早期炎症的抑制作用而使各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分泌减少,从而抑制了MMP一2的合成与活化,减轻了炎性期的损伤,这种较轻的损伤在肺泡炎症向纤维化发展过程中可以得到修复,所以能够保持肺泡结构完整,肺纤维化显著减轻。到第28天时,肺内病理主要表现为纤维化,FIX降低MMP-2表达作用仍持续存在。PTX的抗炎作用也降低了TIMP的表达,抑制炎症早期出现ECM的合成和沉积。

       3、针对AngII治疗

       Otsuka等给予大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酯。发现其也可以明显地降低AT的表达量,继而对肺纤维化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在博莱霉素诱导产生的肺纤维化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增加,所以,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也对肺纤维化有较强的作用,卡托普利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CE的活性,减少肺内I、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轻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程度。

       4、其他冶疗

       抗氧化剂是治疗间质性肺炎的途径之一。NAC是抗氧化物谷胱甘肽的前体物质,胱甘肽可保护由氧化剂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而该物质在IPF患者及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显著缺乏。IFN—β能减少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增加胶原mRNA及胶原酶活性。

       (二)中医治疗

       间质性肺炎其病位在肺、肾,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涉及虚、滞、毒三个方面。

       1、虚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呼吸运动主要与肺肾的功能密切相关。肺主气、司呼吸,呼吸固然是肺的功能,其中呼气是靠肺的宣发作用,吸气是靠肺肃降作用,但是吸气的降纳,必需得到肾的摄纳作用的帮助,才能很好地完成,如何梦瑶生动地指出“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肾纳气,其息深深”和林佩琴指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都表明呼吸运动也依赖肾的功能正常。原因已明或未明的致病因子侵入人体,留滞肺内,损害肺脏,造成肺气亏虚,令气失所主,在脏腑则为短气、喘促、咳嗽,在肌表则为易感冒;肺病虚损,病夯及肾,则肾气虚弱,不能纳气归元,气浮逆于上,则为喘促,动则尤甚。病毒入侵,痰瘀互结造成肺纤维化。:治当补肾纳气,但“久病已入血络兼之辛香刚燥,决不可用”,宜“通血络润补,勿投燥热劫液”,治宜“辛甘润温之补”,如巴戟天、黄芪、寄生、紫河车、补骨脂等品。

       2、滞

       间质性肺炎主要因为邪毒入络及因肺肾功能失调致痰、瘀等病理产物阻于肺络,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继“脾气散精”之后,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若肺气亏虚,津气散布失调,潴为痰饮;肺主治节、朝百脉,助心脉而行血,若肺气不足,“肺中之血留止”,产生瘀血。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阴精亏虚,生化乏源,或阳气亏虚则血液运行无力,可导致血瘀; 肾者,水脏,主津液”,具有蒸化水液,分清泌浊之功能,肾虚气化无权,水液停而为痰饮。,正如叶天士所言“经年累目,外邪留著,气血皆伤,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痰瘀阻滞则为胸闷、气短、面暗唇紫舌质紫暗等;流注关节则可形成杵状指。肺纤维化乃宿疾久病,肺络中痰瘀沉锢,或经年累月、外邪留滞,气血皆伤,其化为败血凝痰,混处经络,已不是一般草木之品所能取效,反易使正气耗散而病邪日益钢结,当辛以通络,破血逐痰,如三菱、莪术、半夏、南星之属。甚以飞者升,走者降,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的虫类如全蝎、蜈蚣、鳖虫等以搜邪剔络。

       3、毒

       元气发于肾,通行全身,为脏腑经脉生理活动的原动力。卫气根于原气,有防御外邪攻击的作用,肺纤维化者先天肾气亏虚,再加上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损伤机体免疫力,导致外邪入侵,临床上多以风温热毒之邪多见。与体内的痰瘀交结,蕴久化热,使病情加重,而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上,间质性肺炎患者常因肺内反复感染而使咳喘加重,甚主成为致死的主要诱因。应当积极抗病毒治疔,而许多清热解毒的中药其有较强的抗病毒的作用,如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半枝莲、鱼腥草等可选用之。

       总之,由于间质性肺炎病机复杂,既有肺肾之气亏虚,又有邪毒羁留,痰、瘀交结,实难采用单一的治法,必须以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相结台的方法来认识本病,针对其病机,融补肾纳气、化痰逐瘀、清热解毒等多种治法于一炉,随证加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