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怎样预测能活多久?

2018年09月15日 930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怎样预测能活多久?现代科学告诉你:这4个指标关乎寿命
生命时报2018-09-12医生汇




教你一分钟算出寿命


“寿命计算器”的发明者ThomasPerls博士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从事老年医学研究的医生和研究员,以下是寿命计算器的具体内容,您不妨一试。

Perls把男性的预期寿命设定为86岁,女性则为89岁,随着每个问题的回答,数字会相应加减,最后得到答案。如果你长寿,恭喜你,证明你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否则,赶快把烟酒戒了,出去锻炼吧!

1.你已婚。( 3岁)
点评:婚姻让男性的寿命延长3年,对女性则没有影响。
2.你和家人之间联系密切,与朋友经常相聚。( 0.25岁)
点评:和亲朋之间和谐的关系,可以让你健康又长寿。
3.如何评估你目前的压力水平:低( 0.75岁);高(-3岁)
点评:压力过大会短命,善于处理压力可以让寿命增加。
4.你善于减压( 1岁);不善于(-2岁)
点评:减压方法多,女人唠叨,男人的眼泪都可以。
5.每天的睡眠时间:3~5个小时(-1岁);6小时以上( 1岁)
点评:出租车上小憩、工作间隙打个盹儿、午休时间小睡一会儿,每天让你的总睡眠时间达6至8小时就行。
6.你接受过多少年的正规教育?16年以上( 0.5年)低于8年(-0.5年)
点评:良好的教育能让你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
7.你一周工作多少小时?低于40个小时( 2岁);40个至60个小时( 1岁)
点评:工作时间一长,就意味着压力增大,疲劳增加,增加工作效率可以缩短工作时间。
8.你对人生逐渐走向衰老感到乐观( 2岁)悲观(-1岁)
点评:乐观与长寿总是结伴而行的。
9.你居住的地方空气质量很好( 0.5岁)
点评:城里人难以选择环境,但可以调节一下自己的生活小环境,比如家里多开窗通风,用绿色植物来调节室内空气。
10.当你在私家车中,你总是会系好安全带( 0.75岁)
11.你每天喝多少杯含有咖啡因的咖啡?
2杯以下( 0.5岁)
3杯以上(-0.5岁)
点评:咖啡能让人提神,但会增加钙质排泄,如果又不注意补钙,就容易造成骨质疏松了。
12.你每天喝2~3杯绿茶( 0.5岁)
点评:喝茶不宜过量,过浓,进餐前
13.你吸烟或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4岁)
点评:香烟害人害己,人人喊打,经常被动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正常人多出6倍。
14.你每天都吸烟(-0.5岁)
点评:烟民要长寿,第一件事就是戒烟,没有任何借口。
15.你每天吸多少支烟?10支(-5岁);20支(-10岁);40支以上(-15年)
16.你每天饮用啤酒超过3杯,或含酒精的饮品超过3杯,或4杯白酒。(-7岁)
点评:酒伤身还是养身,因人而异,因量而异。
17.你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 2岁)
点评:如果在医生的建议下,你能每天服用81mg阿司匹林,可以提高听力和大脑健康,有助于延缓或避免心脏病或中风的发生。
18.阳光下你会涂抹防晒油来保护皮肤吗?很少(-1岁)会做好防护( 0.5岁)
点评:适量的紫外线能促进钙质的吸收,对预防骨质疏松、佝偻病有好处,但过量的紫外线会大大增加患皮肤癌的危险,还会增加皱纹。
19.你没有从事危险性行为,也不注射违法药物。( 10岁)
20.你每天都用牙线洁牙吗?是的( 1岁);不是(-1岁)
点评:如果能经常使用牙线,就可以减少牙周炎的发生,不刷牙则会减寿一年。
21.你一周吃多少次快餐和熟食。从来不吃( 4岁);5次以上(-2岁)
点评:快餐在营养学家眼中是高热、高脂、高蛋白的“垃圾食品”,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各种慢性疾病。
22.你很少吃烧烤的鱼,家禽或肉类( 1岁)
23.你每天会补充钙( 0.5岁)
点评:每天摄取更多的钙或每天服用1500mg的钙片,可以让寿命增加。
24.如果在正餐之间吃零食,通常你会选择干果( 0.5岁)
点评:干果可以美肤、健脑、保护心脑血管健康、抗衰老。
25.你常吃大量的甜食,如冰淇淋,蛋糕,糖果等(-1岁)
点评:吃甜食过多,会引起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肥胖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还会促发乳腺癌,加速细胞的老化,使人体环境适应能力差等。
26.我每天都吃得很多,肥胖(-5岁)
27.你不会把铁作为营养素的一部分来补充( 2岁)
点评:降低体内的铁质很可能会减缓老化过程,并让人能够避免跟老化有关的疾病,可以让寿命增加。
28.你一周有多少天能达到至少锻炼30分钟?每周7天( 5岁);每周三天( 3岁);我很少锻炼(-1年)
点评:养成运动习惯很重要,实在达不到30分钟,那就每天利用零星时间锻练3分钟也会有点效果,可以做做腹式呼吸、转转脖子、扭扭腰。
29.你排便不规律(-0.5年)
点评:每天清晨起来一杯凉白开,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30.你的总胆固醇水平高于180mg/dl(5mmol/L)(-2年)
31.你心脏的收缩压是多少?低于120( 2岁);高于230(-5年至15年)
32.你心脏的舒张压低于80( 7岁)
33.你每年都做血糖检测( 0.5年)
点评:18岁以上定期测血压,30岁以上定期测血脂,40岁以上男性每年都应该测血糖。
34.你的心脏病两年前发作过,但后来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预防它再次发作(-2岁)
35.你的直系亲属中从来没有患有糖尿病者或心脏病者( 2岁)
36.直系亲属中有三位或更多的人患有癌症。(-1岁)
37.你母亲活到90岁以上( 2岁)
38.你父亲活到90岁以上( 2岁)
39.你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中有达到或超过98岁高龄的( 2岁)
40.你没有借助任何人工生育手段生育最后一个孩子时是多少岁?35~43岁( 2岁)
点评:40岁或以后才怀孕的妇女,要比年轻时怀孕的女性更长寿,因为晚育可能意味着更年期的推迟,对女性荷尔蒙的产生有积极作用。

按照上面的步骤您计算出自己的预期寿命了吗?很准确的!

其实,预测一个人的健康程度和寿命长短,可以观察4个指标。

步速快慢

走路速度是寿命长短的“预警器”。

一项针对近500名老人、随访10年的研究发现,观察期限内,走路慢的老人中有77%死亡,中速的人中有50%死亡,而步行速度快的人中只有27%死亡。

英国伦敦大学针对4581名老人的研究发现,相对步速处于平均水平的老人来说,走路缓慢的老人更易患上抑郁症。

走路快慢和肌肉力量、心脏功能、骨关节健康、消化系统状况及精神情绪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步速反映了一个人的“有氧耐力”,即长时间进行有氧运动的能力。

美国心脏协会研究发现,有氧耐力比血压、血脂、血糖等,更能准确地预测死亡几率。如果一个人每分钟走不了53米,且走不稳、易摔倒,表明身体机能很差。
想要提高走路速度,需从多方面入手。如果因为身体不适影响步行速度,应先就医排查疾病,积极治疗。其次,勤于锻炼利于改善有氧耐力。

走路属于有氧运动,建议每周刻意进行3~5次训练,每次半小时以上,以微微出汗为宜。

走路时应保持姿势端正,避免驼背、斜肩。

训练后可增加一些柔韧性、平衡性练习,比如伸腰、拉腿、单脚站立。

手劲大小

握力,说白了就是“手劲儿”,是评估健康的重要指标,却常被人们忽视。

2016年,一项多国联合开展的研究发现,握力比收缩压能更好地预测死亡风险。握力每减少5公斤,人们因慢性病死亡的风险就会增加16%,心脏病和脑卒中发生风险分别上升7%和9%。

2018年,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针对5000名成年人的一项研究发现,握力是预测患心脏病风险的重要指标,握力大的人,心脏更健康。

测握力的正确方法:

身体直立,两臂下垂,两脚自然分开,一手拿着握力计,使出全力握紧,记录握力数值。一般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为了更好地评估身体素质,最好计算一下“握力体重指数”。

这一指标主要反映人的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同时也与其他肌群力量有关,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重要指标,算法是:

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

如果数值高于50%,说明体质不错;但若低于50%,则要加强锻炼。

研究发现,人的握力体重指数越大,体质水平越高,慢性病发生率越低。

若想延长寿命,提高握力体重指数,最根本的方法还是科学运动,需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增加力量训练。

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难免流失,通过适量运动维持肌肉水平,对健康格外重要。

深蹲、卷腹、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均是力量练习,人们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老年人群可以先从拧毛巾、举矿泉水瓶练起。

身材胖瘦

有些人虽然胖,却觉得自己很健康,但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的人即使当下健康,日后也难免会出问题。

一项分析了350万人数据的研究发现,起初,体重超标者的确健康。但随访时间越长,他们暴露出来的问题越多,具体来说,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了7%,中风和心衰风险翻倍。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肥胖显著增加患肠癌、肾癌、乳腺癌、宫颈癌等13种癌症的风险。

因此有充足的理由支持,一个体重超标的人面临更多、更大的健康风险。

刊登在《柳叶刀》上的一项全球调查发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钮文异建议保持健康的体重,即体重指数(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控制在18.5~23.9。如超过24,就要注意吃动平衡,“管住嘴,迈开腿”了。

1536738552546.tmp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不要过度控制体重,不能太瘦,体重指数不超过27即可。因为临床研究表明,与瘦弱的老人相比,微胖的老人不易发生流感、肺炎等急性感染,外科手术的预后效果更好。

是否吸烟

吸烟的害处可谓众人皆知,如果一个人吸烟,难免减寿。

加拿大研究发现,男性吸烟会至少减寿3.1年。每天抽一支烟会使男性患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则增加119%。

英国研究发现,烟草已成为首要致癌因素。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国。调查显示,中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应立即戒烟,可以试试以下几招,必要时,建议寻求医生的帮助。

改变吸烟时的习惯,刻意地让自己不舒服,比如换一只手拿烟。

设定吸烟的时间和场所,固定地方吸烟。

当你想吸烟时,不要立即吸,先忍3分钟。

身上不要装烟,为自己创造一个无法自由吸烟的环境。

在开始戒烟的前一天,把剩下的烟、打火机以及烟灰缸等吸烟器具全都扔掉。

戒烟中,身体偶尔的难受可以看作是恢复健康的证明,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

在我国,《中国临床戒烟指南》推荐尼古丁替代疗法用药等3类一线临床戒烟用药。它们可有效增加戒烟成功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