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抗线粒体抗体的意义

2020年04月18日 937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 antibody,AMA)是针对线粒体两层生物膜蛋白的抗体。由Mackay等于1957年首次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血清中发现,是一种无器官特异性也无种属特异性的自身抗体。1965年Walker等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出PBC患者血清中的AMAs。1969年Berg等在试管内用PBC血清与分离的线粒体作用,随后证实AMAs所针对的抗原位于线粒体。AMA的检测主要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和分期。也可见于其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目前已经改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英文缩写与原来相同。

       目前已发现的线粒体上的抗原亚型至少有9种(M1~M9)。其中AMA-M2、AMA-M4、AMA-M8 及AMA-M9 与 PBC 有关,AMA-M2 对诊断PBC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最重要的AMA亚型,有学者建议将AMA-M2直接作为PBC的一个诊断标准。AMA-M2亚型抗体靶抗原是线粒体内膜成分,为2-氧酸脱氢酶复合体(2-OADC)家族的成员,包括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基(PDC-E2)支链2-氧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基(BCOADC-E2),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OGDC)以及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结合蛋白(E3BP)。AMA-M4、AMA-M8和AMA-M9抗体的靶抗原均位于线粒体外膜,AMA-M4和AMA-M8多伴随AMA-M2 出现,AMA-M9 多出现在症状隐匿和早期PBC患者,在AMA-M2阳性和阴性患者血清中均可出现,所以AMA分型对于PBC的临床分期具有一定意义。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由异常免疫介导的以肝脏炎症性损伤、肝功能异常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不同分型的临床表现各异,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部分患者会在初诊时或在病程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两种分型的临床特征,通常称这种情况为“重叠综合征”,其中以PBC-AIH重叠综合征最为常见。迄今为止,重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尚无足够证据证明其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目前通常将同时表现典型AIH特征及AMA阳性PBC临床特征的患者称为重叠综合征。

       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病外,AMA在其他疾病也可出现。如系统性硬化病,又称硬皮病,硬皮病在PBC病人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提示两种疾病可能有共同的病因学基础;AMA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阳性率为10%-15%,在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阳性率更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清学抗体类型非常丰富,它是一个主要由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AMA也可在该病出现。可能与活动期肝脏损害有关。目前研究者在酒精肝病、丙型肝炎、免疫相关的甲状腺疾病中也检测到了AMA。

       AMA的检测是临床医师诊断PBC的重要手段,然而AMA的滴度及强度没有预后价值。除PBC患者血清外,在其唾液、尿液及胆汁中也可检测到IgA,IgG,IgM亚型AMA。目前观察到AMA也可存在于其他许多疾病中,因此如何定位AMA在PBC的发病机制、疗效评定、预后预测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其他疾病中的临床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

       化验检查时间要求在清晨或上午抽空腹静脉血液,注意检查前3天禁忌高脂饮食及饮酒。

参考文献:

1.李勇,王金湖,张悦等.抗线粒体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筛查中的应用。临床检验杂志,2016,34(1):73-75.

2.杨宁,刘雁声,韩英.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诊治.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3):697-700.

3.靳睿,王晓晓,王力华等.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患者首次就诊情况分析.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27(8):643-64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