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荨麻疹的常见病发原因(五)

2016年07月30日 644人阅读

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荨麻疹的发生?
由于荨麻疹是一种多因素皮肤病,一旦患病后应仔细查找过敏原,并加以避免,从源头上防止荨麻疹的发生。然由于其病因复杂,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积极寻找过敏原:应从居住、工作环境、饮食习惯、常接触的物品、皮疹发生时的特点等方面加以寻找,通常由昆虫蛰伤、花粉过敏等所致者发病迅速,往往数分钟内可见皮疹,而由装饰物、药物、职业性过敏所致者大多有一定潜伏期,历经数天或数月才发生。

(2)尽量避免过敏原刺激:有用药过敏史者应避免服用易致敏的药物;不吃已知或有可能致敏的食物;保持室内通风清洁;避免饲养猫、狗等有毛宠物;花季减少外出或减少吸入过敏物;还应积极治疗自身局灶感染如龋齿、中耳炎等,及胃肠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慢性疾病;保持心情乐观开朗;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

(3)生活起居有节:衣服穿着宜宽松透气,尤以全棉或丝质内衣为佳,避免穿得过多身热、摩擦而致皮肤瘙痒;少用肥皂及热水洗浴,以减轻皮肤干燥瘙痒;同时宜避免进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对已明确某一食物引起的,应忌食该食物以避免复发,而对慢性荨麻疹者尤应注意忌食不新鲜的鱼、虾、蟹、牛肉、羊肉、蛋、奶等,还有某些腌制食品及佐料、防腐剂都不容忽视;平时应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蔬菜,其所含的维生素C是天然抗过敏剂,而水果中以苹果、柑桔效果为好,同时应多喝水,保证睡眠充足。

除上述生活防护外,临床治疗可给予抗过敏药物口服,一般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来选择。目前常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或少有嗜睡副作用的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而对慢性荨麻疹亦可联合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口服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对病程较长的患者,应坚持有规律服药,即使皮疹偶发或消退后还应维持服药一段时间,逐步减量,千万不能骤然停药,否则会致病情“反跳”,症状反复出现。减药方法可以是吃半片药,也可以是间隔48~72小时再吃药等等,同时还可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注射液及葡萄糖酸钙、组胺球蛋白等注射治疗。常用的中成药制剂玉屏风颗粒、乌蛇止痒丸、防风通圣丸等也可分别选择应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