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慢性腰痛

2023年08月15日 5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腰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症病症,不容忽视。特别是一些慢性劳损性腰痛,常常在30岁以后反复发作,由轻到重,从量变到质变,一旦机体失去了代偿能力,即会产生严重症状。
美国每年有2000万人因腰痛而求医。我国淮南煤矿调查的6795人中有1041人患腰腿痛,占总人数的15.3%;而在一个煤区的533人中有133人患腰腿痛,占24.7%;攀钢治金职工调查5003人中,患腰背痛者1316人,占26.3%。慢性腰痛的发病率之高令人震惊,因此对此类疾患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预防腰痛呢?
①从地上搬起重物时,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将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即下蹲去搬重物。此时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同时用力,分散了腰部的力量,并保持腰部伸直位,从而避免了腰部的损伤。如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从地上搬取重物,腰部的负荷最大,极易损伤腰部的韧带、肌肉和椎间盘。有人曾把屈膝弯腰和伸膝弯腰进行了比较,发现后者在腰部承受的压力增加40%。
②长期从事坐位工作的人,容易出现腰部疲劳,据报道在站、卧、坐三种姿势中,以坐位腰部负荷最大。预防的方法是,工作一段时间后,站起做一些腰部的活动或工作中经常变换一下姿势,避免某些肌群较长时间处于固定收缩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取坐位时,最好是靠背椅。因为在坐位躯干前倾20°时对腰间盘压力最大。长途汽车司机亦可根据行驶情况,酌情减少上半身的前倾姿势,预防腰间盘突出的发生。腰部肌肉较弱或年龄较大的人,应尽量避免低坐位姿势,如坐矮凳子,腰肌容易疲劳。
③从事站立工作的人,也应预防腰痛的发生。站立工作时可将一只脚踩在前方的小凳上,使髋关节、膝关节微屈,这样可减少腰部的负荷,减缓腰部劳损。
④从事专业体育运动者更应注意保护腰部,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不宜立即行冷水浴,因运动中体内血管扩张,并可能有轻微的肌肉损伤。此外,锻炼的强度要循序渐进,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应辅以必要的保护措施。
⑤一般认为热水浴辅以按摩可迅速解除重度腰肌疲劳。此法可加速组织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促进代谢产物排出,增进肌肉耐力。
⑥睡觉的姿势以侧卧,保持髋关节、膝关节适当屈曲位对防止腰部劳损有利,因下肢伸直时,可使腰椎呈前凸位,易于疲劳。一般慢性腰腿痛的病人不宜睡弹簧床。
⑦穿高跟鞋会使腹部前凸,骨盆向前倾,加速腰部的劳损。年轻时因肌肉发达弹性好尚可代偿,中年以后肌肉松弛可增加腰椎小关节囊的负担而引起腰痛。特别是体重大、腹部凸出、腰骶角大(臀部后耸)者,不宜穿高跟鞋。穿高跟鞋的人如能在卧位作将双膝抱于胸前的锻炼,有利于防止腰痛的发生。
⑧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防止腰腿痛的重要措施。锻炼的方式可根据年龄、体质、条件等酌情选择。如各种体操、球类、太极拳、游泳等均可使肌肉强健,增加耐力。坚持睡前及起床后做腰背部肌肉锻炼(俯卧、反复做挺胸抬头的姿势),不仅可预防腰痛,而且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减缓腰椎间关节的继续退变,保证远期疗效的持久性,对腰椎不稳产生的症状及许多退变或损伤因素导致的慢性腰痛,都是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