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各类消化道内镜

2018年06月03日 877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消化内镜常见种类有食管镜,胃镜,12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腹腔镜,经口胆道子母镜,胰管镜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交叉渗透,各类新型内镜不断出现。
    超声内镜是一种顶端装有微型超声探头的内镜,具备内镜和超声双重功能。
    色素内镜,将某些染料,如碘及靛胭脂等,通过口服,直视下喷洒或静脉注射后,在进行内镜检查,从而提高对消化道早期肿瘤,癌前病变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出率。
    放大内镜,能将局部病变粘膜放大10到100倍,可观察到胃小凹和结肠粘膜腺管开口的形态特征,放大内镜结合色素内镜技术更有助于提高小癌灶,微小癌灶及异型增生的检出率。
    胶囊内镜形如胶囊,属于一次性用品,含有闪光装置和摄像传感器,吞服后通过整个消化道,所拍摄的图像,经腹部的遥控接收器存于电脑,加以分析,胶囊内镜则随粪便排出,胶囊内镜对小肠检查价值较大,患者痛苦少。
    窄带成像内镜(NBI):指利用窄带成像技术,完成影像处理的电子内镜系统,该系统既可通过黑白cc d,采用415纳米及540纳米的窄带光进行成像,又可按传统电子内镜,利用可见光源进行成像,窄带成像内镜,提高了对食管,胃,肠道病变表面的细微构造,毛细血管的观察,是消化道癌症早期诊断的一大进步。
    共聚焦内镜,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整合于传统电子内镜的头端,产生了共聚焦内镜,能生成共聚焦显微图像,每一个合成图像大致可以代表组织标本的一个光学切面,可获得消化道实时组织病理学图像,被称为光活检或虚拟火检,其应用具有划时代意义,尤其在诊断barrett食管,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癌,胶原性肠炎等疾病时,共聚焦内镜,可以对可疑病变进行靶向活检,提高病变检出率。
    硬度可变式肠镜,可通过内镜顶部旋钮调节镜身软硬度,硬度可变式结肠镜进镜时不易结襻,增加了可插入性,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推镜时减少了观察盲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