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2018年08月15日 77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日渐增多。股骨颈是老年人骨折最常见部位之一,临床手术治疗时,常用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等3种方法。但是,内固定存在骨折不愈合和远期股骨头坏死的缺陷,人工关节置换可以避免之。老年人出现的很多各系统疾患,易造成骨折的发生,如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病、肺炎、心脑血管病、尿路感染等。这些疾患可以增加手术风险。因此,为避免手术风险,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要尽可能选择简单的手术术式。吉林省白城市医院骨科自2004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3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宝鸡市中心医院骨关节科陈长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在70~86岁之间,平均(77.5±5.0)岁。从发病原因看,27例为跌倒致伤,3例为车祸致伤;新鲜骨折26例,陈旧性骨折骨不愈合4例。从合并症看,11例心电图出现异常,9例合并高血压病,5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例合并肺气肿2例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例合并老年性痴呆。入院后患肢行皮牵引术,在最短的时间内行各项术前检查。针对患者伤前合并症及术前检查异常的个体化特征,及时请相关科室对合并症进行会诊,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其中,使高血压患者血压<160/90mmHg,糖尿病患者血糖<8.4mmol/L。同时,经过手术前评估,在无绝对手术禁忌症时尽早行手术治疗。本组病例手术均在入院后3~5d施行。

1.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或全麻的麻醉方法。使患者采用健侧卧位,手术切口全部为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常规方法显露并切开髋关节囊,将股骨头取出,用电锯在股骨小转子上方约1.5cm处将股骨颈截断,近端股骨显露后,锉磨股骨髓腔(依次用小号到大号的髓腔锉),试模,选择适合的假体,用骨水泥枪将骨水泥注射至骨髓腔,将股骨假体植入其中,将双极股骨头安装上,复位关节,头臼匹配后,局部冲洗,放置1根引流管于创口内,依次闭合切口,手术完毕。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保持中立、外展、外旋位,将软枕放置在两腿之间,避免患肢内收内旋。为避免感染的发生,手术开始前30min静滴抗生素,术后继续使用5~7d。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每天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钙,连用7~12d。1~2d后拔除引流管。术后第1d指导病人训练踝关节主动伸屈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第2d起行训练患肢主动功能活动,1周后可床边站立,在助行器辅助下或家人搀扶下训练缓慢行走,2周后训练扶双拐下地活动,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4  疗效判断标准

按Harris评分标准[1]: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可70分~79分;差70分以下。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的观察

本组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本组30例患者优20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5.7%。随访X线片示髋臼外缘增生1例,髋臼底明显磨损1例,无假体下沉,无股骨上段劈裂及假体松动。

2.2  术后并发症

1例脑栓塞后遗症术后第2d再次出现新的梗死病变,经内科治疗4周病情稳定出院。下肢深部静脉栓塞1例,发生在患肢小腿,经抬高患肢溶栓药物治疗痊愈。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骨折后,如何使老年患者病情尽快恢复,降低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和死亡率,是骨科医生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以往采用的保守治疗或各种内固定手术法,但因病程长,长期卧床后易并发褥疮、肺部和泌尿系统的感染等,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的出现率较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尽管麻醉和手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高龄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工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国内的研究表明[2],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是人工关节置换,因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幅度降低死亡率,能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确实,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大多合并多种慢性疾患,但只要有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做保证,患者一般均能顺利治愈。所以,从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来看,年龄已不再成为手术禁忌。也正如此,只要无其他明显手术禁忌,术前做好全面系统的检查和有效的内科治疗,宜早期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只要加强术中、术后监护,一般可安全渡过围术期,保证其身心健康。

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生的因素之一是骨质疏松,如果发生骨折一般生活不能自理,会使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创伤和痛苦。同时,长期卧床并发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不仅带来高额的医疗费用,还可以增加死亡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势在于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早期下床活动、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率等。麻醉和手术前应扩充血容量,采用对机体生理少干扰、少并发症的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少量多次给药,持续低流量给氧,以减少手术对病人的影响。手术时,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进行动态心电监护。

手术入路一般为髋关节后方或髋关节后外侧,因其对髋部肌肉破坏少,出血量少,方便顺利植入假体。因老年人一般合并骨质疏松,为减少髋腔扩大时出血量较多,一般只将髋腔狭窄的局部扩大即可。假体植入其中时,髋腔应全部用骨水泥填置,尤其适宜老年患者。术后,经临床观察和随访,如假体无松动和下沉,疗效较为满意,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2~3周可下地扶拐练习功能[3]。

要合理确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适应证:(1)年龄在70岁以上,合并较严重的慢性疾病,较差的手术耐受性者;(2)伤前有较小的活动量,较差的行走能力,体质量较小,而髋臼正常者;(3)伤前患肢部分功能障碍者;(4)预测患者骨折后寿命<10年者。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化情况,高年龄不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绝对指征,选择半髋或全髋置换的最主要指标是患者伤前的行走能力[4]。

高龄股骨颈骨折,尤其是GardenⅢ、Ⅳ型头下型骨折,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避免了二次手术带来的风险、痛苦和医疗费用,并可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了卧床并发症和死亡率。

有人认为,与全髋关节置换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易出现髋臼软骨磨损和股骨头向髋臼中心突出移位,因此主张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但是,由于双极人工股骨头以内关节运动为主时作小范围运动,发生关节外运动时行大范围运动,这可以明显降低对髋臼的磨损。由于高龄老年人相对较少进行活动,有的平时行走需扶拐,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所需手术时间较短,较少的出血量,相对小的手术风险,以及较低的医疗费用,决定了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大鹏.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治疗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4):180-181.

[2]王亦璁主编.骨与关节损伤[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75.

[3]王雷舰,李承华,马洪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4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8):3474.

[4]杨立新,桑双进,林剑浩等.骨水泥固定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中期随访.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8):1368-137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