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胆道感染及其处理 02

2017年09月29日 1120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2.2胆道感染的外科手术治疗在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

和非手术处理引流胆道控制感染的同时,争取最佳手术时机行积极的手术治疗也非常重要。由于任何抗菌药物治疗都无法替代解除胆囊管梗阻的治疗措施,针对急性胆囊炎病人行胆囊切除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选择术式、把握手术指征和时机上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一般来说,发病在48-72h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合并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并发症者建议行手术治疗。如病人一般情况稳定,首选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而中度急性胆囊炎如行胆囊切除有困难者,可先行胆囊造瘘或经皮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待情况好转后二期切除胆囊;重度急性胆囊炎病人在纠正器官功能障碍、减轻局部严重的炎症反应,加强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延期切除胆囊。术中如情况不允许行完整的胆囊切除时,可改行胆囊部分切除,并将残余胆囊粘膜面破坏。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一般建议早期行胆囊引流处理,如症状无明显改善者,需考虑切除胆囊。而慢性胆囊炎病人在明确诊断后,可根据病人症状,建议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轻度胆管炎经非手术治疗控制症状后,需根据原发病因选择是否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而对于中重度急性胆管炎病人,推荐首选行内镜下胆道引流或经皮肝穿刺引流,如失败或存在禁忌者可考虑行开腹胆道外引流,放置T管解除梗阻,待情况稳定后二期手术解决胆道梗阻病因。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有急性肝内胆管炎病人的处理重点同样在胆道引流和解除梗阻。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肝切除都应在急性胆道感染完全控制后进行。


近年来微创概念的深入人心和腹腔镜技术的推广,使一些急性胆道感染的外科手术处理不再是腹腔镜手术禁忌。文献报道建议对于临床经验丰富和腹腔镜技术掌握熟练的医生,推荐首选行腹腔镜手术。针对急性胆囊炎病人,术中应注意对张力高的胆囊先行穿刺减压,紧贴胆囊分离包裹的大网膜及十二指肠粘连,可采用冲吸钝性解剖法解剖胆囊三角和三管结构以避免损伤。需要提出的是,由于条件限制时,不应勉强继续行腹腔镜手术而应及时中转开腹以保证安全。而对于急性胆管炎病人,在一般条件允许时,也可一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术,术中可借助胆道镜联合探查胆总管,但应注意放置腹腔引流。对一般情况不允许一期手术的病人,也可在先行ERCP或PTCD等处理后,二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行腹腔镜手术。针对需行肝叶切除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亦可由具有熟练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医生择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有报道亦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3胆道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

胆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既要考虑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亦要注意不同抗生素的胆汁浓度分布。理想的抗生素联合给药应能有效的覆盖抗菌谱,并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血药浓度和胆汁内高浓度,但仍应注意同时增强病人的抵抗力,同时积极对原发感染灶作一有效引流,以利于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临床经验性给药时,由于胆道感染致病菌的多为G阴性菌,故而一般首先考虑应用G阴性菌敏感的抗生素,如3-5d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的病人,应考虑合井有G阳性菌感染,此时可改用或加用对G`菌较敏感的抗生素。需要指出,如果临床经验性抗生素使用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严密观察下继续原方案进行处理,经验表明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本文选自蔡秀军等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