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你了解白内障么?

2020年12月08日 822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专业述评  

       下面这段文字是某位老年患者的亲笔信,讲述了她亲身接受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大致过程和主观体验。文章从患者角度出发,着重描述了手术前后的主观体验,希望能对广大的患者朋友起到参考作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周吉超

 

白内障手术经过     

   我是一名77岁的高龄患者(女),于201231日在北医三院眼科中心做白内障切除(左眼)并安装人工晶体。手术的主治大夫是郝燕生,还有周吉超、刘子源、徐海宁等大夫。由于他们深湛的医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非常成功,术后至今一个月,一切正常。为了表示感激已于2012315日写感谢信呈三院领导,现应周吉超大夫之约,将我手术的情况简单描述,供参考。

一.手术前后视力(裸视)

  日期

右眼

左眼

右眼压

左眼压

备注

2012.2.10(裸)

0.6

0.08

未测

未测

术前最后一次

带孔测

0.8

0.4

 

 

 

带自己眼镜测

0.8

0.4

 

 

无提高 

2012.3.2

未测

0.8

17.9

15.1

术后第二天

2012.3.8

0.4

0.8

未测

未测

术后一周

2012.3.26

0.6

1.0

17.1

13.3

术后近一月

 

二.手术经过

   1.我是住院手术,术前一天,大夫做了详细检查和询问病史,原来郝大夫认为多焦可调晶体和单焦晶体都适合我,推荐前者。但我经过反复考虑,还是选用了单焦晶体,原因不是价格问题,而是我对多焦可调节晶体不了解,怕用新技术有危险。现在有些后悔了,作为我这样身体不错,眼底条件好,有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既然做了眼科手术,应该选用多焦可调节晶体,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福祉。

2.我平常血压正常,无心血管病,入院时测血压是120/90,但手术当天上午测血压是110/145(大夫说还可进行手术)。进手术室后,当大夫引我上手术台前,我一直说:“我不紧张,好好配合大夫手术”。上手术台五分钟左右就下来了,进出手术室不到十五分钟,手术十分顺利。手术中只有几秒钟的痛感(就像平常打针那样),手术真是太快了!

说不紧张实质上是紧张,后来听大夫说,在手术台上我血压升至175(麻醉师稍稍处理就解决了)。所以在下手术台时术眼上部的头痛了十几秒,这种痛是短暂而激烈的(可能是眼压升高的原因)和感冒头痛不一样,感冒是头顶部较长时间的缓慢痛。术后进入病房测血压已降至160/90,两小时后血压就正常了,分别是140/90120/90

三.术后感觉

   1.术后当晚,觉得术眼金光闪闪(蓝色底光加星星黄光),当时未打开术眼,但很快消失,无痛也无其他不适。

2.术后第二天,大夫拆眼罩后检查,术眼视力从0.08上升至0.8,未术眼仍是0.6,眼压17.915.1,手术很成功,大夫和患者都很高兴。只是术眼微红,眼前有些花,大夫回答原因是:

1).术眼玻璃体混浊(已两年多了)。

2).刚手术有麻药,眼药等。

但也许是我原有眼病为白内障、干眼、闪光、老花,此次手术只解决了白内障,提高视力,并不能解决闪光。后来我又戴上从前的老花镜,眼就不花了,但白内障清除,看得很明亮。

3.术后的第二天半夜两点,因睡不着起来,看床对面墙上的钟,有几分钟左眼(术眼)完全看不见,右眼只有些光亮,后来打开电视,光线很强,两个眼睛都能看见了。

4.术后的最初两天,术眼还有些红,不过很快就好了。但最初两天总觉得术眼中有异物,眼皮睁不开,老用手翻(好像粘着一样)。我翻开眼皮一看,是术眼上方(12点处)有一个3mm左右的伤口,有些微红,术后四天伤口也不红了,眼睛基本正常,可在家看书,看电视和写字。此时的心情多么欢畅!原来自然界的色彩是这样的美丽,看了三十年的彩电,现在才觉得它的颜色是这样的斑斓。蓝天是这样的清澈,家中也突然明亮许多。去掉白内障真是太好了!

5.术后一周我就上班了,在走路时有以下感觉:

1).天晴时觉得光线太强,眼睛不好受,所以戴上了墨镜。

2).走路时觉得脚下有些轻飘,现在慢慢好转了。

3).有时觉得双眼都有些湿润,但没有眼泪。

6.术后一个月检查,裸眼视力都变好了(我的视觉也有同感),术眼由0.8升至1.0,未术眼由0.4升至0.6,不知这种视力能否稳定?

四.几点感受

1.白内障摘除虽是一个很成熟的手术,但对于“眼睛即生命”的每个人来说,不得不十分慎重的考虑才决定,许多人都十分恐惧。经过这次手术,我觉得只要自己身体条件好,术眼原来无疾患,应该说白内障手术的成功率非常高,风险极低。

2.既然下决心做白内障手术,大多数患者不会把价格当成首选,不选择可调节多焦晶体还是对其不了解。不是怕多花些钱,主要是听人们说“用复杂的多焦晶体,术后不好调节,若重新换晶体后果严重”。我建议是否要加强对多焦可调节晶体的宣传和讲解,若患者经济条件许可,又适合用多焦晶体,则医生就直接采用。因要在多焦晶体和单焦晶体之间选择,患者都会从保守角度选用单焦晶体,这样多焦晶体就很难推广和改进,此建议不知妥否?

 

患者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XXXX 

                                                                                       2012.4.1                       

 

 

针对患者原文中提到的几点感受,我从眼科医生的角度做一些说明:

1.    我需要什么时候做白内障手术?

       长期以来,老百姓流传这一种说法,认为白内障要等完全成熟甚至看不见了才能手术,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随着显微手术的普及,视力减退已经不是白内障手术的唯一指征。一般来讲,只要白内障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考虑手术。有些患者虽然检查出的视力还较好,但日常生活中很多场景并不像视力表那样黑白分明,只要有畏光,眩光,对比敏感度下降等症状时就可以考虑白内障手术来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拖到白内障成熟甚至过度成熟,不但会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和葡萄膜炎,而且手术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手术并发症也会相应增加。这篇文章的作者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手术时机尚且偏晚(77岁,裸眼视力0.08,矫正视力0.4)可见“白内障要等成熟了才做”的错误说法流传地多么广泛。

2.    白内障手术疼不疼?

       一般来讲,能够配合手术的成年人接受白内障手术只需要局部麻醉甚至表面麻醉就可以,手术中间一般不会感觉到疼痛。手术结束以后,医生会在手术眼睛的结膜下注射抗感染的药物,这个操作有的人会有短暂的痛感,文章中提到的“在下手术台时术眼上部的头痛了十几秒”就属于这种情况。

3.    我需要植入什么样的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是在白内障手术中植入眼睛来替代因混浊而取出的人造晶状体。就目前的临床观察来看,人工晶体性能稳定,植入人眼后,可以维持70年以上,无特殊情况,不需要更换。按照功能来讲,目前临床应用的人工晶体大致有四类:硬质人工晶体,可折叠人工晶体,可调节人工晶体和特种人工晶体。硬质人工晶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可折叠人工晶体是主流,可调节人工晶体正经历着比较前沿的研究和应用,而特种人工晶体是极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各种人工晶体拥有各自的特点,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需要由手术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商讨来共同制定。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